这就是鳌峰书院的场景复原模型。
当时鳌峰书院的山长郑光策,进士出身,热心教育,不畏权贵,而又思想活跃。林则徐在书院7年的里,深受郑光策“经世致用思想”的影响,他一生中很多方面的实践活动与成就,都与“经世致用”思想有直接关系。在这段时间里林则徐还广泛阅读了儒、道、佛、法、以及医学等方面的著作。在这里,他结识了梁章钜。梁章钜是林则徐的同学,后来协同林则徐一同禁烟。林则徐还通过父亲认识了著名的学者陈寿褀。陈寿褀对汉学、宋学都有相当的造诣,他主张经学致用,被称为才子。他们交往密切,相互切磋,不仅研讨学术,而且还交流政治见解,这就是陈寿祺的书法作品。林则徐还曾向翰林院编修林春溥学习了满文。这些人对林则徐日后的政治实践都有一定的影响。
1806年,林则徐受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的邀请,担任书记工作。厦门当时是全省重要的贸易港口和商业城市,但社会风气败坏,其中鸦片走私和烟毒严重泛滥,书记一职使林则徐了解当时社会现实,学到一些处理地方行政以及对待鸦片问题的态度,是一次有用的实践和锻炼。
这是当时的福建巡抚张师诚,他是一位熟知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的官员。他在阅览公牍中,发现了林则徐的才能,邀请林则徐进入幕府任幕僚。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,林则徐有机会熟悉朝廷的典章制度,经过文书工作的锻炼,增强了从政的才干,为后来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。